偌大的校园里,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同学们统一的校服着装显得陈小屿和这个队伍多么的格格不入。一个扎了一头高马尾,黑色牛仔裤白体恤帆布鞋的女孩,她在人群里面显眼又有点独特。……
物理老师在讲台上唱着催眠曲,台下的同学们除了前两排有几位听讲以外,别的同学都是要么悄悄的玩手机游戏,要么看小说,再要么就是趴着睡觉。老师也没有办法,高二15班是出了名的要么基础差,要么家里出钱塞进来读的,要么就是转校的插班生,班主任虽然也整天担心升学率问题,不过好在年级主任并没有给他下达升学指标,都知道这个班同学的底子不好,所以不敢提升学要求,有人接盘当他们的班主任就不错了。所以,所有科目的老师几乎都是在着重培养前排那几名稍微有点基础的好学生去了,别的不听课的学生也没有人管,不必过分浪费精力。陈小屿作为一名坐在倒数第二排的插班生,她也不会得到多少老师的好脸色,其实她是降级的,读高一读到一半,因为从小跟着奶奶长大,营养不良贫血,三天两头的发烧感冒。
所以她妈妈就怂恿她不要读了,出去打工。她以为打工会比读书简单,所以她答应了,和妈妈还有继父在一起外出打工的日子并不好过,虽然继父对她没什么说的,但是妈妈作为一名10多年的家庭主妇,也没有什么话语权。
这一天,陈小屿像往常一样早上7点起来梳洗好了去上班,工厂里的流水线生活,好像每天都一样,好像看不到一个好的未来,直到有一天,妈妈和读高一的妹妹打电话,听说妹妹成绩还不错,就是那个不争气的混混父亲,经常不给妹妹生活费,当初离婚时候就说好了,孩子一人抚养一个,不过妹妹判给了那个不负责任的父亲。然后妈妈说了一句:“我二女儿以后是大学生,大女儿是搬运工”陈小屿听到这句话,心里酸酸的,马上眼泪就掉出来了,背过去悄悄抹了,明明自己也才15岁,虽然成绩比不上妹妹,但是至少可以试一试考个大学的吧,为什么就要辍学出来打工呢?于是,晚上,陈小屿给妈妈写了一封信,上面写的是想回去读书,不要在外面打工了……写好之后忐忑的放在了妈妈房间的床上,直到晚上12点多了,妈妈和她的继父才打完牌回来,看到床上的信,妈妈读了出来,小屿在隔壁听着,想听一下他们什么态度,但是听不太清楚,大概就是觉得她反正也考不上大学,还是不想她回去读书的吧。直到第二天,妈妈才跟小屿说,不可能让她回去读书,因为她成绩赶不上妹妹的一半,不如把她读书花的学费生活费用来补贴一下那个成绩不错,没人管生活费,靠着学校的贫困补助读书的妹妹。
……奶奶家门口那株长势喜人,十几年花龄的老蔷薇藤,今年的春天又开了一大片桃红色的蔷薇花,小屿去摘了好几只半开的别了一支她认为最好看最香的在耳朵上,刚洗完头发,一头半干的的齐肩黑发垂下来,遮住了左边的脸庞,右边耳朵上的蔷薇花映得小屿很青春,很美,宛若一个蔷薇少女。
小屿在工厂上了半年的班,攒够了自己的学费,还有大概一学期的生活费,她自己买了一张汽车票,回到了老家,打算过几天开学了就去报名,由于耽误了半年,之前读的高一一年,现在回来要重新复读一学期高一下学期,小屿想着回来还是好好学习文化,争取考一个好的大学,以后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她厌倦了工厂里那无休止的看不见未来的生活,她要自己把握未来,重新开始。
回来奶奶家几天了,还是觉得单纯一些好,外面社会太复杂了,她不喜欢,也习惯不了,虽然奶奶从小重男轻女,更加喜欢堂弟,但是好在小屿和妹妹都很勤快,从小和奶奶一起也没有什么多大的委屈受,除了不争气的老爸,连一个房子都没有,让小屿和妹妹从小就在寄人篱下,现在住的房子是小叔的,小屿从小到大的梦想都是希望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有爱她的父母,有自己的房间。可惜十多年了这个梦想一直没有实现。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很快,迎来了开学的日子,小屿去学校报名复读,学校需要考试才能决定复读需不需要交几万块钱的复读费,正月十六,小屿拉着妹妹陈丹。
“丹妹,你要帮我,我只有几千块钱学费➕生活费,如果是考试没考过,我就读不了书了”
“要的,姐姐,你的成绩去考试肯定不得行,我去帮你考,到时候你把你去报名时候穿的风衣和帽子都给我穿,我乔装成你,去帮你把语文数学英语考了”
“要的,丹妹,我真的只能靠你了……”
陈丹是非常支持姐姐回来读书的,所以她全力以赴的支持姐姐。
……“丹妹,你考过啦,考的怎么样”
“姐姐你放心,我觉得应该数学还可以是满分,挺简单的,英语也简单,你别忘了你妹妹是市一中的高材生……”
果然,第二天公布成绩,几十个人只有3个人考上了,其他的都需要交几万块钱复读费,小屿高兴的跳起来,赶紧一蹦一跳的下楼去了,和楼下焦急等待的妹妹汇合。双手拉着妹妹,“丹妹,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我真的没有机会再次踏进校园了”“谢啥子,只是姐姐,你这次真的要好好学习,考大学了呀”“要的,走吧,我送你去车站,你不是也开学了吗”“好的,姐姐”两姐妹在车站道别完了之后,小屿就去奶奶家收拾行李,去学校报名了,班主任以为他成绩多好多好的,那秃了半个头的班主任还挺喜欢小屿的,戴着一副金属银框眼镜,40多岁的年纪,经常接电话都会掏出他那个大喇叭的老年机。